首頁 > 台灣旅遊 >

TAIWANFUN雜誌 , 2008年8月
 

臺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

概況介紹

台東

台東

台東

台東

台東

台東


:: 五大區塊─海岸、縱谷、平原、南迴、離島

台東縣西倚中央山脈,中間被海岸山脈分隔,外海有綠島、蘭嶼兩個離島,由東而西以山海為分界,形成離島、海岸、縱谷,加上平原及與西部連結的南迴線,共構成五大區塊。

海岸–––––
海岸線北以長濱鄉觀音鼻與花蓮豐濱為界,南至達仁鄉,全長176公里,若涵蓋離島則長達231公里。豎立於整個東部海岸的海岸山脈,是受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互相推擠所造成的結果,台東海岸受到擠壓效應與風與海水的侵蝕,形成海岸陡然起伏的壯觀景緻;如海蝕平台、海蝕洞、壺穴等等自然景觀。

遠古的住民們,利用這個天然的環境,創造出許多的文明遺跡,如長濱遺址等,至今每天仍有新的發掘與進展。

台東境內也有包括大武溪、太麻里溪、知本溪、卑南溪、馬武窟溪等溪流的切割,造成海岸河口豐沛的沙源,也有小規模的砂岸地形,海岸景觀更形複雜,變化萬千。

因為地形特殊而景色優美,這裡有八仙洞、石雨傘、小野柳等等自然環境保護區,雖僻居台灣東南隅,但由海岸區的環境可知,台東確實是得天獨厚。

縱谷–––––
台東縱谷在地質是一個斷層谷,受到西邊中央山脈與東邊海岸山脈沖流下來的泥沙,所淤積出來的氾濫平原。地質學界咸認為,中央山脈以西屬歐亞板塊,海岸山脈以東則屬於菲律賓板塊,兩個板塊約在距今1000萬年前碰撞擠壓,板塊的會合面帶就是台東縱谷。

台東縱谷雖不大,但卻是台灣東部最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地區,至今為止,台東縣的農業人口仍佔總人口數的一半左右。縱谷區因為山脈阻隔的影響,比西部平原更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冬季,中央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高壓冷氣團,東部海岸又有太平洋暖流分支由海岸邊北上,氣溫普遍比西部要高。

縱谷區最大宗的作物是水稻,每年的稻作收成期,金黃色的稻田,與兩邊夾聳的青翠高山相輝映,一片寧靜的農村景象。縱谷兩側的山地上,還種植各種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如玉米、小麥、甘薯、花生、大豆和鳳梨、香蕉、柑橘、柚子等水果。

平原–––––
整個花東縱谷區是一個南北長180公里,東西寬2∼7公里的區域,縱谷北、南兩端各有面積約80平方公里左右的花蓮平原和台東平原,台東平原就位於縱谷的南端,由北而南依次是卑南溪、太平溪、利嘉溪、知本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平原,最大的都市是台東縣的縣治─台東市。

這裡最早是卑南、阿美二族遊耕的地方,荷蘭人為採金曾駐兵於此地,並曾與利嘉、泰安的卑南族原住民發生過戰爭,直到清朝咸豐年間,才有福建移民與平埔族人移居這裡。

台東市區的鯉魚山雖標高只有75公尺,但可以俯視整個台東平原。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的夜晚,炸寒單爺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民俗活動,據民間傳說,炸寒單是接財神的一種儀式。每到當日,眾人持炮仗炮轟真人肉身扮演的寒單爺,是整個活動的最高潮。

南迴–––––
南迴公路是台灣最南的橫貫公路,西邊由楓港進入,東至台東達仁鄉為止,橫貫恆春半島,公路全線都在山區蜿蜒而行,但一進入達仁,視野為一開,原本東西橫向山區迂迴的南迴公路,到這裡向北沿著大武海岸直行。開闊的太平洋廣闊無垠,另一邊則是中央山脈南端的大武山,聳立的山脈裡有自然保護區,鬱鬱蒼蒼的天然林相與碧海相對應,這裡是南迴最美的一段,也是台東縣風景的瑰寶之一。

這裡的海岸山脈地區,是排灣族的傳統集居區,每五年一次的竹竿祭,就在太麻里南方的土板村舉行,在台灣原住民的各項祭典中,是十分獨特地。

離島–––––
台東縣有兩個著名的離島──綠島與蘭嶼。

蘭嶼是台灣與菲律賓之間一連串的火山島之一,島狀似一拳緊握,拳頭向腕處朝向東南,與菲律賓巴丹島相望。蘭嶼舊稱紅頭嶼,後曾因為養蘭花名聞全台,所以改名蘭嶼;這裡是原住民雅美族(達悟族)的居住地,達悟族的生活習慣多與海有關,捕飛魚更是全族年度盛事。

綠島則是距離台東較近的島嶼,面積約16平方公里,是蘭嶼的三分之一左右,綠島也是火山島,目前火山活動雖已停止,但海底溫泉─朝日溫泉是昔日火山活動盛行的證明。綠島因為過去設立綠島監獄,專關政治犯及重刑犯,及一首「綠島小夜曲」而廣為人知,過去綠島是禁地,但目前早已是觀光重點,就連昔日犯人的牢房都成了旅遊必訪之地。

 

看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