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 , ,

人物報導: 台灣雕塑家:陳扶氣

匯整於我們康百視89年7月

石東文

在馬公時,我很幸運的遇到台灣既有趣又刺激的雕塑家當中的一個—陳扶氣先生。

去拜訪他的工作室是一次令人吃驚的經驗。他的作品裡同時包涵技術和情感的極端。

他的一些較著名的作品是由各式的工業零件做成巨大又幽默的形體。ps臨近馬公碼頭,就有形似在跳躍的籃球選手的巨大作品。在他的工作室裡有兩件一樣風格的作品由今屬所做成,象徵媽祖的守護者。驚人效果的融合新與舊,用尖銳的金屬給予這傳統的作品更直接的感受。

其他著名系列的作品是他由石頭、金屬或鑲嵌在木頭上的螞蟻,像是在望安那個螞蟻爬上竿子的作品。在他的工作室裡還有些沒那麼自然但是幽默的螞蟻景象—螞蟻們在婚禮上抬著新娘、彈著樂器,表現出特殊的特色。

散亂在他工作室裡的是石做的扭曲的臉孔,有些呈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有些是抽象的,有些是非常生動、真實的。那些臉孔及形體從溫和到生氣到痛苦到情色的都有。有些容貌融合著其他的臉孔,通常是隨著石頭天然的裂縫或形狀雕塑而成。

他的完全不可預料是他作品恆久不變的主題。他曾當過漁夫、軍事武器、工藝的講師、養蚵人、餐廳老闆和在電力公司上班,由於他先前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使他對於作品材料的選擇,運用有更多樣的變化讓每一個作品都有相當不同的方式呈現。從用小型電鋸雕刻木製圖騰柱狀的雕像到非常小心的磨光和雕刻石頭;從精緻的木雕到篩選、鎔接金屬;從傳統到完全的摩登­­—是沒有辦法去分類或畫分他的”風格”。參觀他的工作室像是來到一個有各藝術家不同感覺的雕刻品的收藏地。

散佈遍及他的收藏的是真的骨董,是從澎湖一帶蒐集來的。有些結合在他的作品當中,有些就是單單純純的自己擺在那兒。通常,舊房子、船的碎片及米臼是被當做雕刻品的基礎材料—當藝術家向無知的外國人(我)解釋作品材料的來由使我更了解到作品更深一層的含意。

就個人而言,陳先生有很引人注目的個性。最初,我被他從五年前開始專注於只從事雕刻所嚇到。他敏銳的頭腦、有趣的人生經歷和熱忱使我馬上相信這是完美的天性和標準。他有一種特質讓做起來很難的事看起來很簡單。也事先提醒­—他有非常清晰、尖銳的智慧。別被他嚴肅的樣子給騙了~~

如果你是藝術品的收藏家或愛好者,不要忘記去參觀他的工作室在你的旅途中。 坐落於馬公的郊區,建議你在去之前先打個電話。他住在馬公市石泉里3-5號,你可以由(06)921-2368這支電話找到他。如果你是說英文的人,請找他迷人的女兒Billie(陳畢莉)。

他部分的作品有被展示在台灣本地,在台中目前可以在文心南路325-16號欣賞到。

What do you think?

0 points
Upvote Downvote

Written by 石東文 Courtney Donovan Smith

Courtney Donovan Smith is co-publisher of Compass Magazine and editor-in-chief of Taiwanfun.com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Loading…

0

Comments

0 comments

街頭報導: 20號倉庫舊地新用

ABOUT TOWN: NEW USE FOR AN OLD BUILDING AT WAREHOUS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