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

踩出來的動力── 試試腳踏車的樂趣如何

From our archives, Compass Magazine, 五月 2000

就像其他在台灣的外國人一樣,我對台灣少數的抱怨之一是交通及污染。在要邁入已發的國家的前提下,台灣全然沒有行人及腳踏車騎士的安全活動空間。在追求經濟 發展的腳步下,全島的城市已變成要找個行走及輕鬆騎自行車的地方都不容易的地方。那就是為什麼inorbitt.com成型的原因,它要給大眾在危險、吵雜及污染的房車交 通系統之外的另類選擇──自行車及大眾運輸。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房車已經成了生活必需品,且到了相信沒有車會活不下去的地步。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看不出開車也是有害的。房車自然是非常方便的日常用品, 又具私密性又舒適。但當在數以百萬人計的大都市,車子數量大的情況下,問題就產生了。

在中國大陸,每天有兩個行人死於馬路上。如果你不相信這裡的車子會是兇手,問問你在這邊的朋友,看他們認識的人裡面有多少人死於車禍,或車禍受傷。在健康方面 ,醫生估計那些住在繁忙交通的馬路旁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增加了。醫生也建議每日運動,像騎騎自行車啦。環境上來說,科學家相信二氧化碳帶來的溫室效應正在毀 滅我們的世界,而交通系統如車子須為百分之七十的排放物負責。

如果這些理由都還不足以讓這世界有所改變,那請你試著想像一下,讓我們來到不久將來。你聽,四處是如此地安靜,你可以聽到小孩在台中徒步區的開放空間遊玩的 聲音。沿著中港路,電車急速行駛,從東海大學我們下自行車並把自行車摺疊好提在 手上後,很快地來到Sogo百貨公司,然後我們騎上四通八達的自行車道。露天的咖啡 屋及餐飲小站如雨後春筍般開滿了從前停滿車子的美村路,多餘的空間已經改為在都 市裡極需的公園及休憩的空間。現在大家彷彿有較多的時間,因為生活的步調較慢了 。社區意識升高,很明顯地在市區的交通時間改善了,且路上擁擠的情況也不復再有 。

這是烏托邦式的幻想,這也不是一蹴可躋,不過有些事是你做得到的,可以停止污染 地球且向我們的烏托邦邁進一步。首先,買台腳踏車。台灣一直是腳踏車的製造王國 ,在這裡買腳踏車是最便宜的。當你只出去短程的路程時,就騎腳踏車去,例如去轉 角的便利商店。在你較適應了腳踏車後,你再去遠一點的地方,這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我父母在他們六十多歲時,仍騎腳踏車到處去。如果你須要上坡,就買個電動的自 行車。

還有關於腳踏車的的好處,就是它會帶來很大的休閒娛樂效果。在離台中市區半個小 時遠就有許多很棒的腳踏車道可以探訪,且非常好玩。我們在www.inorbitt.com網站 有著詳細的記錄,帶著你的腳踏車,裝入腳踏車袋,如此一來所有的大眾運輸都隨你 使用。當你去到台北,你可以攜帶你的腳踏車,省下計程車的費用。(在Inorbitt.com 有設備部份,展示著腳踏車袋及其他配備。)

Inorbitt有著遍及全世界的免費的腳踏車行程,我們最後一趟是穿過中國大陸及西藏 到達印度。今年我們計畫短一點的,是探索我們這塊美麗的島嶼及其山林。你可以參 加,從一個小時到一個禮拜都行。我們的行經路線都會隨時在inorbitt網站上報導。

我們大都在週末騎自行車出遊,如果你想加入我們的行列,在inorbitt的留言板留言 ,我們就會跟你連絡。請記得,如果你是開車族,下次你經過一個腳踏車騎士,請給 他多一點的空間,你已經奪走了我們有著乾淨的空氣及安寧的城市的夢想了,請別再 > 奪走我們的生存的權利。

Rory McMullan自從一九九六年就住在台灣了。作為一個環保者及腳踏車提倡者,他開設了ww w.inorbitt.com網站在亞洲來倡導一個長期的交通公具──自行車。

What do you think?

0 points
Upvote Downvote

Written by taiwanfun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Loading…

0

Comments

0 comments

Promoting Pedal Power in Taichung: A Case For Switching to Bicycles

Anti-Independence is not Pro-Reunification: Wu’er Ka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