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

與龍共舞-千禧龍年特展 國立科學博物館

匯整於我們康百視89年9月

羅雪柔

國立科學博物館精心推出的恐龍大展正在進行中,它將讓您重新對恐龍有新的一番認識。展覽中,囊括583件各式希有珍貴的化石、複製品、重建品及骨骼,展示內容涵蓋22個主題單元,帶領觀眾瞭解恐龍的系統分類與演化、恐龍的行為、恐龍的結構與功能、恐龍與鳥的關係;堪稱為研究恐龍歷史最佳利器。

台中恐龍特展 國立科學博物館與大陸的古生物脊椎動物學暨古生物人類學Sinica中國科學學院共同推出這次的「與龍共舞–千禧龍年特展」, 以慶祝中國的龍年。古時候的中國人發現了許多的化石,其中較大塊的骨骼化石,古中國人認為是很珍貴的龍的化石;然而,它們卻有可能是屬於恐龍的。春秋時代以來,我們的祖先認為這龍骨化石含有鈣質及其他有益健康的物質,便將這些化石磨成 ‘龍骨粉’,並成為中藥中珍貴的一味藥材之一。今日,每年都有大約100噸的‘龍骨粉’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銷售。

因為恐龍死亡的地點是在低窪的平地、近海河川或者是湖泊區,這些地理條件使得恐龍在中國大陸地區得以完善保存下來,因此我們可以在中國大陸挖掘到許多相當重要的恐龍化石;又今日的氣候以及地形的現況讓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尋找、挖掘這些埋在地底下的恐龍化石。由於以上這些因素,使得在中國大陸所發現到的恐龍化石保持了相當完整的恐龍生存歷史紀錄。

在此次展出中,來自四川省的馬門溪龍的重建骨骼,至今仍保持金氏世界記錄,其長約22公尺,高約13.2公尺。它和長頸鹿一般以樹葉為其主食,並有著修長的頸子和龐大的身體。

展覽中將能一解許多關於恐龍的疑問。諸如恐龍如何傳宗接代? 在每一個巢穴旁邊置放著一個在其內所發現的發育初期的小恐龍蛋。並將它與駝鳥蛋比一比大小。 恐龍的大驚奇不斷地震撼我們,其中,最受爭議的、昔日惡名昭彰的竊蛋龍,搖身成為照顧幼子的慈母;霸王龍不再凶神惡煞般地英勇捕捉獵物,牠是撿拾腐屍爛肉的投機傢伙。

另外一個焦點即是恐龍與鳥。自19世紀起,人們即開始有鳥類可能是恐龍的祖先的概念。最偉大的古生物學家之一的 T.H. Huxley,在一個聖誕節,正準備火雞當晚餐時,他發現火雞的構造和他實驗室裡的恐龍化石的共同特徵。近代研究中,更指出鳥類是由一部份恐龍演化而來。其證據是來自大陸 Jehol Biota。這些化石是古生物學家在過去100年中,所認為晚期侏儸紀關於鳥類衍生成恐龍的遺失的重要發展證據。這些化石也是第一次在台灣展出。

適逢千禧龍年,國立科學博物館特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合作,將於8月15日起為期6個月,至2001年2月15日,於本館第四特展室推出「與龍共舞?千禧龍年特展」。恐龍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果真有終極的答案嗎?期待您一同前來探索。 (特展展期長達半年,不另售票;為維護展品安全及參觀品質,本特展禁止攝影,並將適時地調控展場人數。國立科學博物館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2至週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門票:大人100元、兒童票70元。團體觀眾請先來電預約(電話︰04-3226940轉289)或避開尖峰時段,以免向隅。

What do you think?

0 points
Upvote Downvote

Written by taiwanfun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Loading…

0

Comments

0 comments

Of Dinosaurs and Dragons: A Special Exhibi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The Spice Shop 2 Indian Restaurant